国内家政服务业需要近几年呈爆发式增长趋势,但家政服务的供给远远跟不上需要的增长。记者日前调查发现,在北京,家政市场处于供不应求状况,技术好、水平高的月嫂、婴幼儿教育嫂等基本没档期。

内蒙古赤峰的李大姐10年前来到北京做月嫂。伴随工作经验愈加丰富,现在,已是金牌月嫂的她,月薪从当初的3000元上涨到现在的过万元。

据悉,伴随家政行业用工缺口渐现,近年来,家政职员的收入常见增长。在北京,家政市场中普通婴幼儿教育嫂的月薪在六七千元左右,高级金牌月嫂、婴幼儿教育嫂每月薪一两万元的大有人在。虽然价格飞涨,但技能好的月嫂、婴幼儿教育嫂、老人陪护等职员仍供不应求。

李大姐告诉记者,干这行很辛苦,预约表排得满满的,常常一单刚出户,下一单立刻无缝对接,有些订单甚至已排到第二年。连续几年新年,她都是在顾客家过的。

不止是北京,现在很多城市均面临家政服务职员短缺问题。广州此前发布的《广州家庭服务基本近况调查报告》显示,雇主最需要的服务集中在家务、教育、养老保健服务3方面,包含保洁服务、婴幼儿护理、做饭、家教和平时修理等。除此之外,育婴师、衣橱整理师等新型家庭服务进步强劲,市场空间非常大。

伴随行业的迅速进步,家庭服务业的一些矛盾和问题也日益突出,家庭服务企业“散、小、弱”,家政从业职员稳定性差、职业技能偏低等情况,一定量上限制了行业进步。

日前,记者以顾客身份走访了北京朝阳区的一家家政中介公司。这家家政中介公司坐落于一栋居民楼的一楼,显然是由住宅改造的,一张桌子、一台电脑就构成了办公场合,门前聚集着一群等待上岗的家政服务职员。记者以为孩子找婴幼儿教育嫂为由询问公司职员,谈了半天发现找到适合的服务职员并困难。记者注意到,短短半个小时时间,就有不少附近社区的居民前来咨询家政服务。

一方面家政服务职员供不应求,其次家政公司面临招工难,特别是难招到专业技能水平较高的家政服务职员。对此,去年国家进步改革委、人社部等17个部门联合发布了《家政服务提质扩容行动策略(2017年)》,提出强化家政服务业岗前培训,育婴员、养老护理员等职业实行在岗“回炉”培训机制,保证有培训需要的从业职员“应训尽训”,推进有条件的职业院校和技工院校开设家政有关专业,支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大力拓展订单式培训和在职培训。

同时,多地在探索把进步家庭服务业作为精准扶贫的一个着力点,以期通过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满足社会对家庭服务行业日益提升的需要。如河北承德家庭服务业培训基地,鼓励引导当地培训机构参加省级示范性家庭服务业培训输出基地公开招投标,提出每年培训600到1000名高素质的家政服务从业职员。同时,承德还与北京签署了《家庭服务业协同进步合作框架协议》,探索推进对家庭服务从业职员挂牌服务,扩大高水平家庭服务从业职员向北京输出,力争全年向北京输出400到500人。

业内人士指出,在可预见的将来,高档家政服务的需要将不断扩大,而受过高等教育的家政服务与管理职员,将拥有更广阔的职业进步空间。